共享象棋是象棋的改革版。是改革方案被全面认可前的象棋别称。改革主张主要分六个方面。
一、统一棋子名称
将帅统一成王。这样更名正言顺。作为将帅不出九宫,一步只能走一格不合情理。将帅统一成王以后,汉语拼音首字母简称可以完全区分开,原先帅和士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相同。这样就可以用汉语拼音首字母表示棋子了。
兵卒统一为兵。
士仕统一用士。现在有的棋具已统一。
炮砲统一用炮。现在有的棋具已统一。
馬傌统一用马。现在多数棋具统一为馬。
車俥统一用车。现在多数棋具统一为車。
相象统一为相。因为其原本含义就是辅助王的相国、国相、丞相之义,而非大象的象。国际象棋里的象的意思,也并非大象的象的意思,而是主教的意思,只是我们翻译为象了。相象统一为相,还有助于解决为何把象棋称为象棋的问题。
关于象棋的命名,诸如是一个名叫象的人发明的 ,或为叫象的人设计的,或棋具是用象牙做的,我认为都很牵强,都是扯蛋思维。理解为与大象相关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荒唐逻辑。
为何命名为象棋,我有一个猜想。可能是源于这种棋是做官为相的人设计的。做官为相的基本上都是智谋之士。这种棋属于智力游戏,命名为相棋有一定道理。但命名为相棋,明显会引起将帅不满,更何况将帅实际充当着王的角色。为了隐晦地不露骨地表示这种棋是相棋,才把相的对方称为象,把棋名定为象棋。这种假说如能容易地得到求证当然好,得不到求证也无妨,也不必花精力去求证。
实际上就是命名为相棋也不好。用棋子之一,而且不是棋子中最关键的棋子作为称谓显然不妥。相象统一为相后,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象不再是棋子之一。直接取象的模拟战争之意就讲得通。因此,象棋的称谓可以坚持不变。
现在不少棋具双方兵种实际上是有的统一有的不统一的。我认为不合逻辑,反倒是更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有点荒唐。更有必要改革。
统一双方棋子名称是没有任何理由不赞同的。至于具体怎样统一,我建议统一用简体。这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考虑到港澳台,考虑到国际推广和幼儿学棋方便,也可以出繁体版、汉语拼音首字母版、简笔画版、纯数字版。
简笔画版我把相画成了戴古代官帽的形象。
汉语拼音首字母版,W代表王、C代表车、P代表炮、M代表马、X代表相、S代表士,B代表兵。
数字版1代表王、3代表车、4代表炮、5代表马、6代表相、7代表士,8代表兵。留空2是为了后面棋变改革所用。
不考虑棋变时,繁体版其实只有车马不同。把车马统一换成車馬即可。
我设计的共享象棋软件,已经实现了以上版本的切换功能。
——浏览全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