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维共享网 共享象棋网, "共享象棋网",""
首页 | 概况简介 | 棋手风采 | 象棋软件 | 中国象棋 | 国际象棋 | 日本将棋 | 联系我们
 
 



         


中国象棋改革方案介绍


    


    共享象棋是象棋的改革版。是改革方案被全面认可前的象棋别称。改革主张主要分六个方面。
       
    一、统一棋子名称
   
    将帅统一成王。这样更名正言顺。作为将帅不出九宫,一步只能走一格不合情理。将帅统一成王以后,汉语拼音首字母简称可以完全区分开,原先帅和士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相同。这样就可以用汉语拼音首字母表示棋子了。
   
    兵卒统一为兵。
   
    士仕统一用士。现在有的棋具已统一。
   
    炮砲统一用炮。现在有的棋具已统一。
   
    馬傌统一用马。现在多数棋具统一为馬。
   
    車俥统一用车。现在多数棋具统一为車。
   
    相象统一为相。因为其原本含义就是辅助王的相国、国相、丞相之义,而非大象的象。国际象棋里的象的意思,也并非大象的象的意思,而是主教的意思,只是我们翻译为象了。相象统一为相,还有助于解决为何把象棋称为象棋的问题。
   
    关于象棋的命名,诸如是一个名叫象的人发明的 ,或为叫象的人设计的,或棋具是用象牙做的,我认为都很牵强,都是扯蛋思维。理解为与大象相关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荒唐逻辑。
   
    为何命名为象棋,我有一个猜想。可能是源于这种棋是做官为相的人设计的。做官为相的基本上都是智谋之士。这种棋属于智力游戏,命名为相棋有一定道理。但命名为相棋,明显会引起将帅不满,更何况将帅实际充当着王的角色。为了隐晦地不露骨地表示这种棋是相棋,才把相的对方称为象,把棋名定为象棋。这种假说如能容易地得到求证当然好,得不到求证也无妨,也不必花精力去求证。
   
    实际上就是命名为相棋也不好。用棋子之一,而且不是棋子中最关键的棋子作为称谓显然不妥。相象统一为相后,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象不再是棋子之一。直接取象的模拟战争之意就讲得通。因此,象棋的称谓可以坚持不变。
   
    现在不少棋具双方兵种实际上是有的统一有的不统一的。我认为不合逻辑,反倒是更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有点荒唐。更有必要改革。
   
    统一双方棋子名称是没有任何理由不赞同的。至于具体怎样统一,我建议统一用简体。这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考虑到港澳台,考虑到国际推广和幼儿学棋方便,也可以出繁体版、汉语拼音首字母版、简笔画版、纯数字版。
   
    简笔画版我把相画成了戴古代官帽的形象。
   
    汉语拼音首字母版,W代表王、C代表车、P代表炮、M代表马、X代表相、S代表士,B代表兵。
   
    数字版1代表王、3代表车、4代表炮、5代表马、6代表相、7代表士,8代表兵。留空2是为了后面棋变改革所用。
   
    不考虑棋变时,繁体版其实只有车马不同。把车马统一换成車馬即可。
   
    我设计的共享象棋软件,已经实现了以上版本的切换功能。
   
    二、改进棋谱记录
   
    在已经明确9条纵线路号的基础上,用0-9标注10条横线,称为线号。0线为对方底线,9线为自己底线,依次0至9排列。然后可用两个横纵坐标表示棋子起止点,比如马2进3,标注为马2937或m2937或52937。
   
    红黑方都用阿拉伯数字。用汉语拼音首字母简称时可以考虑区分大小写,小写表示红方,大写表示黑方。实际上次序已区分。不用大小写区分而借助整齐排列也可。
   
    共享象棋软件在记谱方式上,提供了汉语拼音首字母坐标方式、棋字坐标方式、纯数字坐标方式和传统方式。
   
    对于传统方式,虽然主张淘汰,但不仅做了保留,还完善解决了多兵同路问题。对于一个路上超过两兵的,从前至后分别称为一兵(黑方用阿拉伯数字,下同)二兵三兵乃至四兵五兵。两三摞在两路上的,两兵的用前兵后兵表示,三兵的用一兵二兵三兵表示。两两摞在两路上的,省略兵字,用前或后加路号表示。
   
    左下角为坐标原点,但非00而是99。这样是完全可行的,可以体会数轴的相对性。这也是尊重传统,没有改变路号导致的。而且体现了九九归真,九九归一,九九大运、与天终始的传统文化。
   
    巧的是,这样的坐标系,1线紧邻对方底线,符合一线在前方的说法。王的初始位置在5路9线上,坐标点是59,五九是河开迎接春天的季节。如果横纵坐标对调就是95,正好吻合了九五之尊之说。
   
       
    三、引入棋变规则
   
    引入棋变首先是指赋予兵士相马炮车,依次在特定条件下升变为超强子的权利。超强子具有车马炮士相全功能,且作为士相时不限九宫和河界。考虑到将帅已经统一为王,超强子可命名为将。将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简称是J,与其他棋子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也是可区分的。繁体版超强子将为將。数字版超强子将用2表示。简笔画版超强子将用武官帽表示。
   
    关于简笔画版的规范统一设计,可以在征求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但我坚决反对把相画成大象。
   
    兵的升变条件是冲到1线或0线。士的升变条件是5个兵都没有了, 并且没有超强子将,先获得突破九宫和过河权限,进一步冲到1线或0线可获得升变权限。相的升变条件是5个兵2个士都没有了,并且没有超强子将,先获得过河权限,进一步冲到1线可获得升变权限。需要注意的是,相无法到对方底线,最远到1线。这也是统一规定到1线就可以升变的根据。马的升变条件是兵士相都没有了,在1线或0线。炮的升变条件是兵士相马都没有了,在1线或0线。车的升变条件是兵士相马炮都没有了,在1线或0线。升变是一步棋,需轮到走才可以。超强子每方只能保有一枚,已有超强子未被吃掉前,有符合条件的棋子也不能升变。王也可以变,但不叫升变,而是降变,意味着投降。王降变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没有超强子将。因为将每方只能有一枚,有将也没有理由投降。
       
    棋变是一步棋,可以正常用记录坐标点的方式。两个点位置未变意味着发生了棋变。为了突出显示,也可以把后一坐标点记录为jj。双写一来为记录整齐,二来可理解为晋升为将或降格为将的意思。引入超强子将后,由于将是全功能的,而传统记谱方式如马2进3和车2进3是不同的,所以原记谱方式必须淘汰。
   
    四、修订简化棋规
   
    主张在修订棋规的基础上统一普规和亚规。取消“将”、“困毙”概念,将视同捉,即捉王。胜负以王被吃掉或认输(王主动变将)为依据。不允许长捉、长杀和一杀一捉。所谓杀,即下一步捉死王或下一步连续捉死王的情况。
       
    引入升变后,和棋应该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方只剩下王,二是双方不变作和。双方只剩下王的情况会非常罕见。双方不变作和的情况,2020象棋规则已经明确,前25回合,原则上不允许和棋,红方需变,不变和棋黑胜。
   
    进一步把和棋黑胜规则扩展到双方只剩下王和双方不变作和25回合后,就完全杜绝和棋了。
   
    升变规则下的和棋黑胜,与没有升变时的和棋黑胜不可同日而语。升变规则下的和棋黑胜是在和棋谱全面失效前提下的和棋黑胜。升变规则下的和棋黑胜应该是拉近了红黑方的先后手平衡,而无升变规则下的和棋黑胜应该是矫枉过正,很可能是扩大了不平衡。
   
    五、改革完善赛制
   
    每年采取积分编排组织一次象棋大赛。不分性别、年龄、区域,象甲棋队和特定区域团体可预先选定名单一并比赛。甚至可以允许外国选手参赛。比赛结束可以统计出个人总名次、象甲队名次、区域团体名次、女子名次、儿童名次、国际组名次等。这样不仅降低了比赛组织成本,也提高了象棋比赛的影响力。
   
    比赛除了采用集中比赛形式,也可以创造远程网络比赛的条件和形式。只要形成可信公正的相应的裁判系统,完全可行。这样可以降低比赛组织成本和参赛者的参赛成本。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比赛中来。
       
    六、规范棋具制作
   
    棋改后棋具的制作,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每方增加一枚将,棋变时调换即可。这样棋子就成34枚了。二是棋的背面制作成相应颜色的将,棋变时翻过来即可。三是考虑到第二种方式没有统一的背面,棋的背面统一制作为没有颜色或第三种颜色的王,正面包含将和其他子,不包含王。摆棋时,王摆成将的背面王,升变时对调翻转,王降变时如未对调直接翻转。超强子将被吃掉后,再变时对调被吃超强子将。为了降低棋具制作成本,王也可以允许制作为无字之王,相当于可以直接把棋子的无字背面当做王。
   
    同时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也建议去掉。我认为是冗余信息,没必要让初学者接触了解相应的历史传说和故事。
       
    现有棋具可以考虑用无字的背面作为超强子将,正面的将帅视为王来使用。
   
    对于象棋软件来讲,当然没有相应的棋变麻烦。而且可以实现简体版、繁体版、汉语拼音首字母版、简笔画版、数字版切换。
   
    象棋也可以考虑推出触摸屏电子象棋棋具。这样规则软件化,而且可以同步实现棋钟功能和记谱功能。大大降低了裁判的技术要求。只需更加重视公平公正的品德要求就妥了。对棋手也减少了按棋钟和记谱的麻烦。电子象棋棋具,也方便实现简体版、繁体版、汉语拼音首字母版、简笔画版、数字版切换功能。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加功能成为象棋学习机。
   
    七、象棋改革意义
       
    象棋改革其实是一场逻辑革命和思维方式革命,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贯彻了语言文字法精神 消除了不规范用字和不名正言顺问题。而且将帅统一成王后,还使得汉语拼音首字母区分开来,可以用汉语拼音首字母记谱和出汉语拼音首字母版象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我不知道象棋中的繁体字和异体字是不是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如果不是,显然不属于所列范畴,自然也就是违法行为。即使批准了,因为不符合前面五条范畴,只是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允许的。虽然不再属于违法现象,但起码是不吻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立法精神的。因此,这绝不是吹毛求疵,而是涉及是否有法必依问题。
   
    其次,通过改革棋谱记录,克服了过去推演式而非精确的点到点导致的易错或错了不易发现问题,解决了同样是进退但马士相的进退与车炮的进退概念不同一问题,避免了兵可能两两或两三摞在两路上导致不好简单用前兵或后兵记录的问题。还适应了新兵种引入的刚性需求。
   
    其三,超强子的引入,加快了比赛进程 ,增加了翻盘机率 ,作废了和棋谱及和棋定式,彻底解决了和棋多的困扰,新增了升变和反升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了象棋的智力度和趣味性。
   
    加快比赛进程,是快节奏时代特征的需要,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方面。增加翻盘几率是趣味性和吸引力的促进因素。解决和棋多的困扰,则是决定着象棋生命力的关键。国手级的较量出现味同嚼蜡般的和棋谱现象将彻底绝迹。象棋的观赏性将明显提高。
   
    其四,降低了学习成本,方便幼儿学习和国际推广,有助于象棋进一步推广普及。和棋谱的作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成本降低,需要棋手们花大量精力掌握和棋定式的现象将不复存在。棋字统一,数字版、简笔画版、汉语拼音首字母版的引进,则对幼儿学棋、外国人学棋,明显有降低入门成本的功效。
   
    其五,有利于正确理解和处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和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促进象棋普及推广。象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游戏和脑力操以及心理磨练利器。从单局时间和胜负明了看优于围棋,从国内群众基础看好于国际象棋,应该说是最适合大众消遣娱乐的同类项目。无论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层次,还是从提高国民素质和国民幸福指数的视角,都有必要把象棋事业推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尽力传承和发扬光大。同时也要看到,如今象棋爱好者年龄段偏老,国际推广成效并不理想,关于象棋的一些偏见依旧普遍存在,象棋也没有更突出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思改革难有大的起色。只有进一步改进完善创新发展,才能更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光大。
   
    其六,象棋也是具有广阔前景的好产业,通过改革象棋有利于做大象棋产业,启动内需。象棋改革,扫清了促进象棋进一步推广普及的障碍,为进一步从象棋产业较蜃攀郑舳谛璐丛炝颂跫Mü母铮档拖笃逖俺杀荆档妥橹热杀荆视旖谧嗍贝卣鳎视η笮虑蟊涞男律枨螅俳笃骞诠饨徊狡占巴乒悖俳寰卟蹈禄淮宰龃笙笃宀担舳谛瑁匀皇怯写俳庖宓摹�
   
    其七,以上各项改革,是对不正视问题、无视逻辑、墨守成规和缺乏创新意识现象的挑战和革命。通过象棋改革减少象棋改革前存在的非逻辑性对人们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避免相应的副作用,意义更加深远。
   
    实际上,象棋改革直接涉及对外推广时国人的思维形象问题。我就有点担心,棋字上的不名正言顺、记谱上的不严谨、象棋称谓上的错误理解,特别是我们的见怪不怪,会被一些逻辑性敏感的外国人笑话。
   
    这绝对不是文化上的不自信。文化自信也绝对不能成为创造性融合和创新性发展的绊脚石。这里坚持象棋改革,借此促进象棋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才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上升到国人思维形象高度和思维方式高度来认识象棋改革的价值。这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
   


(网上发布日期:2020-06-06)

 


本站目前主要用于学习测试

晋ICP备06004323号   邮箱:3948@394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