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县贾令村  

首页|贾令概况|大事记|新闻动态|通知公告|古今人物|古建古迹|贾令村志|特色食品|贾令旅游|家族谱系|地理位置|联系我们
袁氏传承



 

袁氏传承

     
    一、传承概况 
    袁氏源出虞舜而蔓衍于春秋之陈,当时陈有大夫庄伯辕,世辅陈政, 至孙涛涂,以祖家字为氏,曰辕涛涂,尊为袁氏世祖,后世去“车”旁为 “袁”,袁氏自此始。 贾令袁氏始于明代。明初,始祖执中、成中兄弟从江苏南京东关村经 洪洞大槐树迁居贾令,苗裔繁衍为乡中大户望族。贾令袁姓所占人口比例 最多,为本省袁姓人口聚居、集中的村落之一。历史上因兵火之灾,社会 动乱,族谱沦亡,历代传承脉络,今难以理清。从民间调查得知,贾令袁 氏家谱仅存两部,分别为修于清道光年间的钟毓堂族谱和衍庆堂族谱。另 有绘制于同时期的神祇4幅。因年代久远,多处残缺不全,现以今存的家 谱、神祇上立祖的先人作为族系分别概述。 
    (一)袁广族系(钟毓堂) 清道光元年(1821),袁氏钟毓堂由族长九世祖建基、发亮,十世祖 袁庄等先人主持,十一世祖世臣执笔修纂钟毓堂族谱,尊广为一世祖,始 迁之祖至一世祖世数凡几,无考。这次修谱规定,嗣后命名,第一字统 一为四语二十字:“本贵培长盛,钟英蔚秀良,传来多瑞兆,居庆衍其 祥。”这辈分命字,逐步为全贾令袁氏家族所认可、接受、沿续。 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是贾令袁氏家族的兴盛时期。钟毓堂七世祖袁 绒,守耕读,重习武,子俊发、孙建功均诰封昭武大夫。建功兄弟建邦、 建基分别诰封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建功之子永清、永泰,建邦之子永年,建基之子永和,都是功成名就。永清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武举 人,次年恩科武进士,任山西全省住京提塘兵部带领引见以营守备用;永 泰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武举人,任兵部差官,候补卫守备;永年为 清嘉庆十三年(1808)武举人、清道光六年(1826)武进士,兵部差官、 候铨营守备;永和诰封武德骑尉;永泰子锡爵任署理应州守备兼署怀仁营 都司和山阴路营中军城守千总。同时,虽未封官但武功突出的还有武举袁 麟、武生锡禄、锡躬、锡印、锡宝、锡穀、本善等先辈。其中,锡印文武 兼备,是知名书画家,现有多幅国画存世。 上世纪20年代,钟毓堂十三世祖袁贵显投身革命事业,组织农民运 动,是山西省早期共产党员、祁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钟毓堂从一世祖袁广起,今传至十七世“钟”字辈,有钟玥、钟彧、 卉萱、袁建、袁斌等晚辈。 
    (二)袁文道族系(衍庆堂) 袁氏衍庆堂的家谱和 神祇,保存在其后裔盛银 家。纂修、制作于清道 光年间,两物件人名基本 相符。其神祇上的标注显 示,明末清初该族系有品 级以上官衔的数十人,他 们的妻室有40余名被敕封 为孺人。从衍庆堂一世祖 文道起,今传至十八世“秀”字辈,有秀安、秀启等晚辈。 
    (三)袁大万族系 袁氏家族的另3幅神祇分别保存于袁钟玉、袁钟龙、袁长忠家。这3幅 神祇相互联系明显,皆尊袁大万为立祖先人。 袁大万在明代曾任陕西华阴县县丞。大万所生二子:袁纪、袁綵。袁綵又生二子:应谦、应锦。 袁应谦一支今已传至 十八世“蔚”字辈,有袁 江、袁帅、袁悦等晚辈。 袁应锦生活于明末清 初,生有五子:莅、苗、 菓、蕙、蒿。这是贾令袁 氏家族中较大的一支,总 称“五股子”。约在清道 光初年,“五股子”分立 神祇。袁钟龙、袁长忠家存的神祇分属长门“莅”和二门“苗”,都以应 锦为一世立祖。这两分支都传至十六世“蔚”字辈,有俞丰、俞璟、金 曼、宇翔等晚辈。 从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的晋商鼎盛时期,贾令袁氏家族袁祯、袁继 昌、袁继文、袁继荣、袁继贵、袁继周、袁贵宾、袁贵诚、袁贵思、袁达 道、袁兰、袁缄、袁盛贵等先辈,都曾涉足关里关外、长江南北,以跻身 晋商队伍而扬名乡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的老干部袁森 林克己奉公、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作风,长久地为村民所称道。 1990年,祁县袁姓在册人口1302人,祖籍都在贾令。袁氏家族当代人才 济济,在本地、外地工作的多有所作为,本志的“人物部分”可见一斑。 
   
    二、家谱选录 
    (一)钟毓堂族谱序 袁氏族谱者,谱袁氏之族也,袁氏出于虞舜而蔓衍陈。考春秋时,陈 有大夫辕涛涂,后又去车为袁,则袁氏自此始。而谱不及者,代远则无可 纪也。无纪故不及。且为谱为亲作尊,吾之所自出也。 越在明初,始祖迁居之贾令镇。苗裔繁衍,为乡中大户。旧有族谱,前 人之述善矣。一遭闯匪之乱,再遭回禄之灾,以致族谱沦亡,因之四分五裂,各继一宗,数传而后,云礽之次未紊而亲逊之风渺矣。族长建基、发 亮、壮等恻然悯之,谓非所以承前而启后也。爰议重修,命余为之。余曰: 美哉,斯行也,率祖义也,率亲仁也,昭示子孙礼也,一举而三善备焉。敦 笃人纪孰大,于是第恨分裂以前,荒渺难稽。即自吾广祖各一宗,后世凡 十一。而高曾以上亦有难为注明者,此谱之所以有阙也。嗟夫,情之所谓至 切者,孰若亲亲也。而亲亲之杀,由衰绖而递降于缌麻,卒至于无服。无服 则亲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相视如涂人,此亦势之无如何也。然吾所 与相视如涂人者,自祖宗视之,则为子孙一也。体祖宗一视之心,联子孙同 本之谊,前代虽不能纪,而于可者纪之。每遇会祭,同览斯谱,敦爰敬于一 堂,则先人怨恫之灵,可以忻然而慰矣,后人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于是恪承尊命,薰沐敬书,俾世世子孙忽忘焉可也,是为序。 
    (二)钟毓堂族谱例言
    — 传言始迁之祖,长讳执中,次讳成中,然旧谱失亡,不敢妄为附 会。今谱中立祖者,距世祖不知世数,凡几前者既不可考,权从别子为祖 之例,即吾钟毓堂之子孙所自出也,故以一世称焉。 
    — 修谱之法,虑其不明,尤虑其太明。不明则数典而忘其祖;太明则 如螟蛉庶出之类,后人每为弹劾之端,遂致宗党有不睦之患,非亲亲之礼 也。今谱中,先人功名官爵则详之,或几男排行则详之,而他不详焉。所以为亲者讳也。 
    — 谱中书先人娶某氏,多有不其姓者,虽关其姓而亦特书曰氏,书氏 者,俾神灵有所据依,而后人览之,亦有事亡如事存之敬焉。 
    — 谱中生死并载,览之,恐或莫辨,今于去世者,书讳某,于在世 者,直书名,俟去世后,再加讳别之。 
    — 每岁祭祀之礼,惟已成丁者为一分,今谱书名亦照此例。惟已成丁 者书之,其未成丁者不书。 
    — 族属众多,命名难免重复,今作俚言四语,不求句之佳,只取字之 美,家喻而户晓之。俾后人依次命名,既无重复之弊,即世数屡易里居播 迁,而一问其名,则尊卑长幼秩然矣。按四语,从十二世开端,其中有或 已亡故、或已出名难为更改者,亦不必过拘。至于年幼者,俱依起首第一 字命名,嗣后以世递及,不可凌乱,如一有不约而同者,先名者从之,后 名改之。今将命名四语大书于后: 本、贵、培、长、盛,  钟、英、蔚、秀、良, 传、来、多、瑞、兆,  居、庆、衍、其、祥。 龙飞大清道光元年岁次辛巳孟春上浣之吉 袁氏钟毓堂十一世孙禀生世臣撰并书 (上述家谱为袁培钢家藏) 
    (三)衍庆堂家谱序言 当思水有源而木有本,凡属苗裔,咸有奕叶光大之想,念切祖考,能 无贻谋燕羽之思?是以朝廷有宗卷之设,士庶亦有家簿之传,自古及今, 未之或易。余袁氏繁族也,自明初卜居贾令,迄今几及千室,苟非祖德之 厚,何以繁衍若是。第地瘠人穷,聚散不齐,分析而后,各立祖枝。既不 能立祠合祀,又无家谱相传,恐代远年延,人口日增,远近班辈,恐失次 序,触目世事,能无恻然而动心哉!幸有族弟袁亨,不惮劳苦,竭力周 旋,欲立家簿以传后世,上之可以报先德,下而可能联宗族,诚义举也。 索叙(序)于余,余虽事繁杂,文理荒疏,岂敢不应而阻之?今也合通族于一堂,按章程以合饗,余更有望于后之后古者,是为序。 乾隆五十三年岁次戊申孟春吉日谨立 经理人 亨 作序人 菼 誊录人 永亮 (四)衍庆堂家簿源流说明
    无嗣不繁者不录,十三族分支执事,幼孤贫寒,举未遂业,游荡江 湖,浮生终身,自号闲云,乃无散之流。值今岁元旦祭饗,俯蒙众族长命 愚重修家谱查阅。 先伯讳菼父等著修至当,至今五十余岁,理合补叙所未及。尝读春秋 史鉴,我袁姓源出于帝舜有虞氏之裔,陈胡公之后,公族大夫庄伯辕,世 辅陈政,至孙涛涂,以祖家字为氏,曰辕姓。后世去车为袁氏,历朝代有 名人。至明初洪武年,移居于斯土,遵国典,耕读传家。延及本朝康熙年 间,不幸遭回禄之灾,失去全宗家簿。上代祖讳失考,即以元祖为始祖。 查镇河楼观音堂碑记载,实原来四世祖也,今依前家簿所载。 文道祖为元祖,依世叙讳以启后昆,不忘祖德之功云尔 大清道光廿二年岁次壬寅孟夏 旦 族长礼经理重修 闲云从信序录 (上述家谱为袁盛银家藏)
   
    三、袁氏宗祠 
    解放前,贾令袁氏宗祠有新老两处,是袁氏宗族祭祖、议事的场所。 老宗祠位于慕缘圪道东口南侧,坐西朝东,院内以西为上,西房5间, 供奉着贾令袁氏老祖宗数以百计的木质牌位、北房3间为祠堂住持者的住 所,南房3间是库房,放置祭祖器物。 新祠堂位于楼圪道武魁院练武场旁,坐北朝南,殿式大厅5间,宽敞、 高大,为贾令袁氏一大分支三义堂的祠堂,供奉先人。日伪、阎军将武魁 院用作兵营后,祖宗牌位及其祭礼器物,被迫移走。钟毓堂后人分散居住 本地及包头、太原等处。 解放后,新祠堂的祭祀活动未曾恢复。农业合作化时期,曾一度改作 生产队的磨房、碾房。“文化大革命”期间,上述两处袁氏宗祠全被拆 除。 
   
    四、袁氏老圩——鸦儿坟 
    袁氏老圩位于今贾令中学西200米处,有路北、路南两部分。 路北为袁氏祖坟,有地80余亩,明初迁到贾令的袁氏始祖袁执中、袁 成中和袁应锦及袁莅、袁苗、袁菓、袁蕙、袁蒿5个儿子就安葬于此。离 大路不远处埋有一排刻着“袁氏坟茔”、“禁止割草”、“禁止放牧”的 石柱,间隔20余米一根。袁氏老圩在路南还有近20亩土地。紧靠路边有一 宅看坟小院,周边的土地一部分辟为袁氏公坟,归葬袁氏光棍汉及无地穷 人;一部分供守坟人种植,其收益补贴家族祭奠花费。民国37年(1948) 春末,阎军在县城修城墙、筑碉堡,袁氏老圩的看坟小院被拆平。 袁氏老圩占地宽阔,树木参天,幽美的环境吸引了数以万计的鸟类, 其中以鸦儿居多,它们在此繁衍栖息,乡民们习惯地将袁氏老圩称之为 “鸦儿坟”。每年“鸦儿坟”地面的鸟粪能堆积厚厚的一层。冬末春初, 总有本地以及文水、交城等邻县的一些农户到袁氏老圩购买鸟粪。 鸟粪的收入,用之于贾令袁氏家族。每年清明节,从家族中挑选几位优秀者,抬着祖先画像,敲锣打鼓,从“袁氏宗祠”列队出发,手持香 炷,经过大街,走向老圩祖坟。他们中有本地的,也有从外地回来的。祭 祀仪式完毕后,男丁可以领到一份猪肉、马蹄面食之类的供品。这中间的 大部分开支来源于鸟粪收入。多少年,多少代,清明节祭祖成了袁姓男丁 不是聚会的聚会,显示了家族的团结、和谐。“鸦儿坟”在一定程度上成 了袁氏凝聚力的象征。 日军侵占祁县,袁氏老圩树木被砍伐,用作铁路枕木。自此,再也听 不到“啊啊”的鸟叫声,看不到“白肚子”鸦儿了。 解放后,政府号召开荒,“鸦儿坟”变成平坦的耕地。
   


(发布时间:2016-5-26、修改时间:2016-5-26)





本站系3948共享网子站由3948共享网搜集维护  

晋ICP备06004323号    联系电话:13994583653  邮箱: